烟包产品的微小改进,却让头疼的模切烫印问题迎刃而解。

近年来,随着消费者审美能力的提升,人们对商品包装外观样式及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。烟包也是如此,然而设计再好的产品,都要通过后续加工来完成,从印刷、烫印、压凹凸到模切,最后再到检验,每一道工序都有不同的生产工艺,同时技术在不断更新,先进的工艺技术更能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,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。
 
目前,印刷企业使用较多的是平压平模切烫印技术,但随着技术的发展、材料的更新,新的问题随之而来。本文,笔者就以我公司的新品“红河(硬)”烟包产品为例,谈一谈模切烫印工艺的常见问题及工艺改进
 
印刷对烫印的影响及改进
 
1.烫印问题
 
“红河(硬)”烟包凹印的最后一色是UV凸字油,该UV凸字油印刷后表面呈点状凸起,如图1所示,类似满天繁星,立体感较强,用手触摸有明显的凸起感。印后第一道工序是平压平烫印,在对应位置烫印一头红色的“牛”,因为采用立体烫印,烫印后的“红牛”立体感较强,如图2所示。
UV凸字油
图1 UV凸字油

立体烫印的“红牛”

图2 立体烫印的“红牛”
 
由于烫金设备本身就有走纸误差,加上纸张受温湿度影响会收缩,导致烫印图案没有有效地烫印在应有位置上,反而烫印在了凸起的UV凸字油上,凸起的地方与电化铝有接触,能烫印上一些,但凹下的地方与电化铝没有接触,所以烫印不上,于是出现了掉点(严重时会掉块)现象,如图3所示,“红牛”的“牛角”没有烫印上,严重影响产品质量。
 

烫印掉块现象

图3 烫印掉块现象
 
2.工艺改进
 
烫印的电化铝经生产商的多次改进,效果有所改善,但问题还是不能彻底解决。为此,我们与烫金版制造商多次沟通改进,将靠近烫印图案边沿的UV凸字油雕刻深度减少8μm,同时在不影响印刷效果的情况下,将UV凸字油墨的黏度适当降低4s,这样印刷后的UV凸字油的凸起度比原来降低一些,烫印转移略有改善。
 
此外,烫金版的制作工艺也进行了调整,将烫金版的烫印图案边沿(宽度为0.4mm)降低0.02mm,因为是立体烫印,图案有凸起也有凹下,烫金版边沿降低高度,这样能让里面的空气有效地逃逸出来,中间就不会出现砂眼及掉块现象,有利于电化铝的转移。
 
经过多次反复调试,走纸偏移后烫印不实掉点掉块的问题就得到了彻底解决。
 
木模版对压凹凸的影响及改进
1.压凹凸问题
 
压凹凸是利用腐蚀或雕刻技术,将压凹凸的图文制成一个上下配合的阴模凹版和阳模凸版,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,实现压凹凸技术。“红河(硬)”烟包印后第二道工序是平压平压凹凸,“红河”及“HONGHE”文字需要压凹凸处理,压凹凸后产品的视觉效果更好,具有明显的浮雕感,增强了印刷品的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。
 
但受温湿度等影响,印刷后的大张产品纸张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,导致压凹凸的图案不能与压凹凸的模具有效对位,从而发生偏移。此外,木模版的变形也会导致压凹凸阳模凸版跟着变形移位,不能与阴模凹版准确对位,压凹凸后图案的一侧边沿压凹凸痕迹暗淡,而另外一侧边沿压凹凸效果比较明显,严重时会将产品压爆。
 
2.工艺改进
 
为此,我们调整了压凹凸版的制作工艺,经过几次调整试机,最后确定在制作压凹凸版时,将阴模凹版和阳模凸版的配合间隙加大0.05mm,并且把版的边沿倒角加大0.5°,这样一来,便有效解决了木模版压凹凸导致的爆裂问题。
 
木模版对压痕的影响及改进
 
1.压痕问题
 
平压平压痕与模切是在同一道工序上完成的,压痕刀与模切刀安装在同一块模切版上,一次完成压痕及模切。压痕刀与模切刀的组合要根据产品用纸规格来确定,组合不好会导致压痕爆裂。
 
“红河(硬)”烟包印后的第三道工序是压痕模切,开始使用的是成本比较低的木模版,木模版的上版是木板,如图4所示,下版要用双面胶将树脂底膜粘贴在钢底版上,如图5所示,模切次数在50万~60万次左右,换刀次数1~2次,木模版受温湿度的影响会轻微弯曲,导致尺寸变大或缩小等一系列模切难题,变形后导致压痕及模切不能有效对位,造成上机模切时补底、套位、调机时间过长,换几次刀后刀槽会变松,变松的刀槽不能再使用,就要新制模切版。
图4 木模版上版

木模版下版

图5 木模版下版
而树脂底膜用久了会变形移位,压痕槽会变宽,导致压痕深浅、宽窄不均匀,甚至压痕跑偏单边,进而导致模切及压痕位置偏移,严重的产品侧边会有“狭缝”、图案会错位(金线不能对齐,红版错位),如图6所示。
 
图案错位
图6 图案错位
 
这些问题给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,数量多时用户要求返工,造成大量的人力、物力浪费,如果流入市场,善后工作的费用成本更大。而树脂底模变形移位后就要更换,每更换一次底模及刀线就要重新校平压力,一般需要一至二天才能调整好,影响生产进度。
 
2.工艺改进
 
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换成电木版,电木版模切寿命和木模版差不多,但模切次数可以达到70万次左右,换刀次数是1~2次,虽受温湿度影响也会变形,但变形程度比木模版小些,造价比木模版稍高一些。但考虑到该产品对模切及压痕对称性要求较高,于是我们直接将木模版换成钢模版。
 
钢模版平整度较好,压力校平较快,基本不受温湿度影响,变形非常小,可以忽略不计,模切寿命也大大提升,由精度比较高的CNC或者锣机加工制作,钢模版换刀次数可以达到10次以上,模切次数可以达到100~120万次(我们实际使用的模切次数能达到180万次左右)。其上版采用钢质材料,如图7所示,下版不用树脂底模,而是直接在钢板上雕刻出压痕槽,如图8所示。
 
钢模版上版
图7 钢模版上版
钢模版下版
图8 钢模版下版
钢模版不易变形,耐用;压痕线条更饱满匀称,模切出来的产品精度高,特性基本一致;自动包装成型的产品更加美观,整体包装成型效果一致,如图9所示,侧边“狭缝”及图案“错位”问题均得到彻底解决,还有效解决了纸张起毛、变形等问题,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。
 
包装成型产品
图9 成型产品
 
虽然钢模版的造价是木模版的10倍还多,但钢模版能够解决木模版出现的一系列质量问题,保证产品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,根据使用情况经过初步测算,制造成本高的钢模版使用成本并不高,大概是木模版的2~3倍。
 
纸张对模切的影响及改进
 
1.模切问题
 
“红河(硬)”烟包使用的纸张为红塔仁恒220g/m2白卡纸,生产批次不同,纸张会有细微差别,比如水分、定量、纤维分布、厚度等,其中对压痕、模切影响较大的是纸张的水分及厚度。当水分偏大时,纸张偏软,不易被切断,此时需加大模切压力,但加大压力容易使刀受损,底版也容易被上刀切伤,造成整套模切版的使用寿命缩短,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。
 
2.工艺改进
 
针对以上问题,我们将正常使用的42度矮锋刀更换为进口的52度涂层高锋刀,在相等的压力下不会出现裁切不断的情况。高锋刀的刀口比较锋利,耐用性比矮锋刀稍差,但裁切出来的产品较光滑,在选择刀时要根据纸张的参数特性来确定。
 
纸张对压痕的影响及改进
 
1.压痕问题
 
由于纸张变厚后,压痕线与压痕槽的配合间隙没有改变,从而加大了压痕处纸张的压力,因此压痕处容易爆裂。但是如果整体压力减轻,模切又会出现裁切不断现象。单独调整压痕线及模切刀的压力也不能彻底解决该问题。
 
2.工艺改进
 
针对以上问题,将在用的规格为23.85mm/0.71mm的圆头压痕线改为规格为23.4mm/0.71mm的进口尖头压痕线,这样纸张偏厚的产品在模切时压痕就不会爆裂,彻底解决了纸张变厚引起的压痕质量问题。
 
没有一项技术是永恒不变的,要善于观察和思考,敢于尝试,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调整往往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。所以,只有不断创新,实时了解和掌握新工艺技术,才能促进技术的持续革新,更好地服务生产。
 
作者|曲靖福牌彩印有限公司  刘胜贵  陈建德